晋城冰箱价格联盟

服药是有讲究的!每年约500万人因服用不当进医院…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天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部医生丁玉峰,在江岸区二七食药监督所讲课时提到一则新闻,“幼儿错误服用泡腾片致死”。


瞬间点燃了我们做稿子的激情,安全用药科普还有空白知识点!



翻出这则新闻,大意如下:


据报道,小牧浩因为感冒发烧到某医院就医,打完吊针后,牧浩妈妈从标明“口服”的“娃娃宁泡腾片”盒子里,拿出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药丸给牧浩服下。


服药后10秒左右,牧浩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,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,嘴唇也慢慢变成青色。


经医生抢救,切开气管后取出已经化为一摊水的泡腾片残迹,但牧浩最终却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,抢救无效死亡。




这篇报道出来后,引来多方关注。各地媒体采访当地医生,都表示,直径仅6毫米的泡腾片即便是干服,泡腾片本身在喉管分解窒息的可能性很小。


最大的可能性是噎住了。也就是异物卡喉,就像花生米、硬币卡喉,异物致喉管呼吸堵塞,大脑缺氧,引发意外。


不过,医生也都一致认为,干服泡腾片是错误的服药方法。药品专家冀连梅药师介绍,泡腾片是一种遇水产生气体,加速片剂溶解的药品,如果干服,会在人体口腔和胃肠道迅速释放大量气体,刺激黏膜,甚至造成意外。



讲堂上丁玉峰提到:


泡腾片切不可直接吞服。


一定要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,否则会在胃里产生大量气体,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危害健康。



缓释或控释片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。


这类药每片的剂量,往往是常规片剂的1.5—3倍。若掰开或嚼碎,大量药物成分顷刻释放,毒副作用可能翻番。


美国就曾有一名女性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研碎后服用,导致药物迅速发挥作用,出现严重低血压,险些丧命。



胶囊药物也不能拆开服用。


通常不能将胶囊拆开服用,特别是肠溶胶囊。胶囊皮作为保护壳一路保送药物进入肠道,让药物成分避开胃酸分解,安全到达肠道才能被有效吸收。


还有些胶囊属于缓释、控释胶囊,可以延长药物成分的释放时间,让药效更加稳定。


丁玉峰在讲座中提到,统计显示,我国每年有500万人因服药方法错误而住进医院,其中20万人因此丧命;每年500万聋儿中也有50万是此原因所致。



针对儿童的用药安全,有必要多说几句 ☞ 这份冀连梅总结的《儿童用药中较常见的6大误区》值得收藏转发。



搞混药名,看错包装



“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”统计显示,将近1/4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。例如,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


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,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。泰诺(酚麻美敏)是复方成分药品,含4种成分,除对乙酰氨基酚外,还含盐酸,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。


现在不主张给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,因为儿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,只需用退烧药将体温控制在38.5℃以下,一般5—7天就可自愈。


对于儿童高烧不退,通常建议使用泰诺林,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,很可能烧没退下来,反倒给儿童带来嗜睡、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,不利于恢复体力,反而使病程延长。


药品包装相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,尤其是同一家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。


例如,儿童常用药诺林滴剂,美林滴剂、艾畅滴剂,是同一个药厂生产的3种不同药品,但最近发现它们的外包装越做越像,不仅是尺寸大小相似,连颜色都趋于一致。


所以,家里备了同一药厂不同药品的家长也需格外小心,给孩子用药前切记仔细核对,必要时找人核对,以避免拿错而给错药物。



几种药同时吃,中西药混吃



家长们都有一个错觉,以为药吃得越多,病好得越快,于是中药加西药,多种药一起上。其实,无论中药还是西药,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,肾脏排泄清除。


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,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,造成肝肾损伤。 如果病情需要多药同服,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服用。


例如,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,一般建议服用两种药物的间隔时间至少1个小时。 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,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,以避免重复用药,加重不良反应。


例如,退烧用对乙酰氨基酚,但这个成分同时也存在于许多复方感冒药中,如果退烧的同时还服用复方感冒药,就有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,由此造成肝损伤。



弄错剂量,毫升毫克分不清



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单位,比如毫升(ml)、毫克(mg)等。有的时候,一些医生还喜欢用简写,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,提醒家长们仔细识别。


例如,抗过敏的西替利嗪滴剂,2岁以下儿童每次的剂量是0.25ml(相当于2.5mg),有些医生喜欢写2.5mg,如果把这里的2.5mg错看成2.5ml,服用量就达到中毒量,重则死亡,美国报道过这样的例子。


泰诺林在中国市场上有两个浓度的产品,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是160mg/5ml,而滴剂是500mg/5ml,如果家长不仔细核对浓度,很容易给错剂量。



进口药一定比国产药好



很多家长迷信海淘,包括药品,其实暗藏很大风险。


由于语言障碍,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及用法用量。比如小蜜蜂紫草膏,很多商家夸大疗效,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。


但实际上,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、缓解疲劳,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,每日最多3—4次,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


紫草膏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,美国FDA曾就它的口服补充剂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,不含外用剂型,因此外涂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。


另外,,很难保证药品质量,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。


例如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,成分列表里含苯佐卡因。苯佐卡因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


美国FDA和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过警告: 不要给2岁以下幼儿使用含苯佐卡因成分的药膏缓解出牙不适,可选择牙胶或用手指按摩牙床来缓解。



中药纯天然,比西药安全得多



西药由于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,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。


中药由于是祖国医学文化的传承,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,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“尚不明确”。


“尚不明确”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,不代表安全。100%植物来源的药物也不代表100%安全。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“中药”强身健体,牢记“是药三分毒”。



维生素类保健品当糖吃



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红火,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,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。


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儿童,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,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。例如,不少妈妈给孩子“海淘小熊糖”,这是一种儿童型多种维生素,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,孩子们很爱吃。


国外有多个小熊糖过量的案例报道,都是趁父母不注意儿童误服的。 提醒家长们,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,要告诉孩子这不是糖,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。



最后,引用丁玉峰医生的提醒:


一旦误服药物,在送达医院前应立即催吐


最简单的方法是可用手指、木筷、羽毛等物品反复刺激患者的咽后壁,引起其反射性的恶心、呕吐;也可让患者喝肥皂水、硫酸铜、吐根糖浆等,达到催吐的作用。


来源:武汉晚报、网络综合

部分采写:武汉晚报记者王莹


编辑 | 余乐   版式 | 胡肖


生活中关于药品的常识


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生病,生病了就爱得吃药,许多细心的家庭还会自备许多的常用药品,但是一些有关药品的常识,是否人人都知道呢?


药品的储存要求。绝大多数药品对于存储条件的要求都是:干燥、阴凉而且避光。这是因为如果放在潮湿、高温且受到阳光直射的地方,药品就很容易发生变性或变质,降低或失去药性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装药的玻璃瓶都是深褐色的原因。如果说明书上面有特别要求存放条件的,比如某些蛋白质类的如疫苗,是需要低于常温贮存,就必须要密封后放在家里冰箱的冷藏室中。


药品的放置位置。除了温度、阳光等会引起药品的变质变性,像热辐射、电磁等也会对药物产生影响,所以要远离电脑、微波炉等家电存放。如果家里有尚未懂事的孩子,或者是患有痴呆症的病人,一定要记得把药品放在他们没有办法拿到的地方,或者是将存放的抽屉、柜子随时上锁,避免误食造成不必要的意外。


关于说明书。很多人拿到药以后,最关心的是一天吃几次、一次吃几粒,除此之外就几乎不在意了。其实这种做法对自己身体是很不负责任的。说明书上除了介绍服药的频率、剂量外,还会标注着很详细的禁忌症、不良反应、药物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。假如是从医生那里开的药,那么医生多数都会事先询问了你的身体状况、平时是否在服药,之后再决定开给你什么药。假如是非处方药,是直接从药店买回来的,那么就一定要将说明书通读一遍,再服用。这是因为如果你平时有在吃别的药,而这种药很有可能与你新买的药会产生拮抗作用,两者药效相互抵触甚至抵消;或者你患有某种慢性疾病,而这种病恰恰是新购买药物的绝对禁忌症,万一服用有可能诱发慢性疾病的发作。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张纸,分量绝对是很沉甸甸的。


关于服药的时间。许多的常见药物都是一天服三次,很多人就将它和一日三餐联系在一起,把服药的时间都定在每顿饭后一个小时,觉得这样不太容易漏服。但其实所谓的一天三次,指的是将一天24小时三等分,也就是说每两次服药的间隔均为8小时。同理,一天服两次就是间隔12小时,一天服一次就是次日的同一个时间。如果担心掌握不好时间,用手机设置一下备忘录,或是买一个带有到点提醒功能的药盒都是不错的主意。


关于药的用量。药物的每次摄入量并不是随心所欲、凭空想象的,它是按照实验了药物的半衰期、药效等指标所决定的,不能轻易改动。有的人可能大意错过了一次服药的时间,就想着在下一次加倍服用,以希望能够补上之前的遗漏。这样的话有可能会在加大药性的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副作用的产生,完全是得不偿失的做法。


关于药的用法。每一种药在生产的时候,都是根据能够最大程度被人体吸收、最大限度发挥药性的特点来设计成胶囊、颗粒、粉剂等剂型,不能任意改变。比如胶囊的外壳,就是为了防止药物在吞咽时尚未进入肠胃就已经被食道吸收了,如果因为觉得胶囊难以吞服就将其拆开,直接服食里面的药物,就完全违背了该药物生产设计的初衷,药效也基本浪费,甚至还有可能会对食道造成伤害。又比如硝酸甘油,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只需舌下含服,就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,因为药力是直接通过舌下的毛细血管被吸收进血液后发挥作用,如果按照其他药物吞服的方式服用,那么药物必然要经过肝脏的首过作用降低其利用度,使得药效大打折扣。因此千万不能任意改变药物的服用方法,必须要按照说明或是遵医嘱。


关于同种药。比如红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同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,基本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对象是差不多的,但是并不代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用其中的一种来代替另一种。有的人对乙酰螺旋霉素不过敏,却不代表对红霉素不过敏。或者同样是青霉素,但是是由不同厂家生产的,假如对A厂的产品不过敏,未必适用于B厂;即使同样是A厂的产品,批次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。


关于非处方药。可能是因为非处方药可以不用经由医生开具处方,直接就能从药店购得这一特点,让很多人产生了“非处方药一定是很安全、可以放心服用”的错误观念。当然了,非处方药之所以可以不凭处方随意购买,的确是与其相比处方药效果更稳定、毒副作用相对更少有关,但并没有“绝对安全”这一说。即便是非处方药,如果不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服用,或是过量服用,同样会对人体造成损害。比如长期服食过量的维生素C,有可能会导致结石、溶血等情况。


关于过期药品。有的药属于家常备用的,并不需要天天服用,很可能已经过期了才只吃过一两颗。药品和食物不一样,有的食物标注的保质期,其实代表的是最佳赏味期限,超过一小段时间还能吃,也并没有变质腐败,只是口味会差一点。药品就不行了,过期就是过期,若仅仅是药效减少或消失还好,倘若是变质变性就糟糕了。因此对于过期药品,千万要有“扔掉不可惜”的想法。处理过期药品也有讲究,不要只是把瓶子扔掉垃圾桶里就好,因为小七就见过有拾荒的老人捡起药瓶带走的事情,倘若拿来吃的话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。所以液体类的如糖浆、眼药水要倒进下水道,片剂敲碎、胶囊把壳去掉后里面的药物用水化开后再倒掉。不仅要对自己负责,也要多为别人考虑。


关于儿童用药。有的家长觉得只要把成人用的药剂量减半,这样给孩子服用就不会有危险。这是非常错误的。因为儿童的用药量并非是统统是成人的一半,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、体重来进行计算,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家长是无法计算准确的。孩子不像成年人,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已经发育成熟、具备完善的功能,很多成人用的药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损害,比如误用了某些抗生素而导致孩子耳聋。因此孩子生病,一定要去儿科就诊,千万不能自作主张擅自用药。



举报 | 1楼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