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城冰箱价格联盟

孩子打开冰箱门,脸上缝了38针!夏天到了,这些东西放进冰箱要慎重(附化学分析)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炎炎夏日,温度逐渐上升,今年的夏天怕是又要热出新高度了。吓得我,赶紧拿出一瓶冰可乐压压惊~~



咦,不对.....据中国江苏网报道,上海的一个男孩将一听可乐放进了冰箱的冷冻室,在随后拿出可乐后开启的一瞬间,可乐竟然发生了爆炸,易拉罐的金属拉环直接穿透了他的腮帮,导致男孩在医院缝了38针。




冰冻后的可乐会爆炸?



可乐爆炸属于小概率事件,如果按照规定正常生产的话,包装抗压能力也在规定范围内,并完全密封,那可乐从家庭冰箱冷冻室到室温环境下,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不大。


造成男孩被冰冻可乐所伤的原因是什么?


因为可乐中溶解有一定的二氧化碳,而当可乐放入冷冻室冷冻后,液体结冰或部分结冰,气体溶解度就会发生变化,液体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溢出,罐内的压力就会增大。再加上可乐液体本身结冰后体积增大,就会对罐体内产生很大的压力。

如果可乐由冷冻室(-18℃)拿到室温下(20℃以上),就特别容易爆炸。因为此时的温差达到了近38℃以上,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,罐体内气体受热急剧膨胀,所以此时开罐极有可能引起爆炸。



同 理


啤酒也是不可以放冰箱冷冻室的。


你可能会说,有谁会喝冻到结成冰块的啤酒,但是有时候我们为了让啤酒冰镇得快一点,会将啤酒从冷藏移动到冷冻,而过后忘了拿出来就很容易发生意外。

 案 例 : 李先生在南京鼓楼区一家超市里买了两瓶啤酒,回家后放在了冰箱里,而晚上当女儿开冰箱时,两瓶啤酒竟突然爆炸了,玻璃碎片划伤了李先生女儿的大腿。



啤酒瓶爆炸的原因很多,有外力的因素也有内力的因素。


 内 力 是: 啤酒中有二氧化碳,冷热不均时气体会膨胀,压强变大,一旦超过瓶身所能承受的压强,就可能自爆。


化学知识小贴士

瓶身所承受的压力通过化学公式亨利定律可以计算出来。假设二氧化碳作为溶质符合亨利定律,根据亨利定律:pB=kxB,瓶中饮料物质的量xB不随温度而变化,是一个定值,这样根据不同温度的比值,就可以计算出另一个温度下二氧化碳的最大压力。



 外 力 是: 啤酒瓶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擦伤、划痕或阳光暴晒,都会导致玻璃材质老化而发生爆炸。




 提 醒:  国家建议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2年。买啤酒时既要留意啤酒瓶的生产日期,又要认准啤酒瓶底部的“B”型标志,如果超过两年期限,建议不要购买。



夏天正是喝啤酒的季节,赶紧转发提醒朋友们,避免悲剧再次发生。



不要以为高温天气,只有啤酒瓶和可乐使用不当会爆炸伤人,以下这两种情况也可能发生。


 案 例一: 东阳张先生买回了4瓶果汁饮料,当他的女儿打开其中一瓶时,塑料瓶盖被一股气体冲出,还发出“嘭”的一声巨响,瓶盖狠狠地撞到她的左眼。


专业人士说:导致“爆瓶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过程消毒不彻底,细菌微生物大量生长在瓶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,瓶内压力增大,另外,也有可能是瓶子的质量出现问题。



 提 醒: 购买果汁饮料时,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,留意其保管、开启、食用条件。若果汁饮料不能一次性饮用完时,应放入冰箱冷藏(不要冷冻)。


开启塑料瓶盖时要注意安全,要瓶口对外,不要将瓶口对准自己的眼睛。若发现已膨胀的果汁饮料,就不要打开了,以免造成人身伤害。



案 例二: 北京的吴女士买了一盒带有干冰的冰激凌蛋糕放到冰箱里,谁料蛋糕没吃成,冰箱门还被炸掉了。


爆炸原因: 干冰的挥发温度为零下87.5℃,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在零下4℃-零下24℃。


在冷冻室的温度下,干冰开始挥发,释放出比固体干冰体积大1000多倍的二氧化碳,如果将其放在密闭的环境中,会产生极大的压力,最终导致爆炸。



除了以上知识,还有哪些方法能有效避免冰箱起火、爆炸呢?



避 免 冰 箱 爆 炸



1、不要靠近热源


冰箱应摆放在环境温度低且通风良好的位置,要远离热源,避免阳光直射。摆放冰箱时,其顶部左右两侧及背部都要留有适当空间,以利于散热。



2、不要堆放物品


冰箱上方、四周堆放物品,不利于散热,也不利于压缩机运转,时间久了,容易引起火灾。



3、不要放置电器


不要将微波炉、小型电器产品放在上面,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使用风险。这些电器带有电磁感应的电器,会对冰箱的制冷系统产生电磁性干扰,从而会导致冰箱的温控器产生混乱。而且微波炉和冰箱放一起会引起共振,对设备不好。



4、不要放易燃、易挥发物品


生活中常见的易燃、易挥发物品有酒精、白酒,这些物品放入冰箱都有爆炸的危险。


因为冰箱是非防爆型用电器。它的开关是双金属片型的自动开关,当箱内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,会自动断开;反之则接通。


开关时断时通,很容易产生电火花。酒精等挥发出来的可燃蒸汽就有可能被引爆,后果非常严重。


(来源:高质量生活家  综合中国江苏网  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)
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