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城冰箱价格联盟

孩子高情商,是培养来的吗?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
轻轻家教

本期福利:网红育儿书籍,关注后免费领取

 


作者 | 李雪

凯叔有话说:

我家大娃和小娃在一起,几乎每天都在争吵、争夺、争宠,有时甚至动手。相信这样的戏码在二孩家庭每天都会上演。一旦哭闹产生,不论是家里的老人,还是我和孩子他妈,第一个意识一定是上前说和或是阻止。

“姐姐别抢妹妹东西,你应该让着妹妹!”

“妹妹不哭啊,有话好好对姐姐说!”……

每一次大人的加入、评判、说和的结果却适得其反,等着你的是更大量的撕心裂肺。

想一想,我们首先传达的意思是:“有冲突是错误的!”然后很容易给出另一个评判:“你俩有一个人是错的,另一个人是对的!”

没错,我们天生爱当法官。


又一次,妹妹拿着姐姐的东西,姐姐一把抢过来,于是客厅里瞬间爆发了撕心裂肺的哭声。老人刚要冲上去把两个孩子分开,被我一下拉住。我说:“咱们看看她们会怎么处理……”

微妙就诞生在下一分钟。

妹妹立刻发现,这次痛哭没有引来大人的注意,于是收住哭声,说了一句:“我反正不喜欢那个东西。”于是去玩儿别的了。姐姐顿时感到失落,过了一会儿跟上去说:“要不这个给你玩儿一会儿,你不许玩儿坏了……”没过多会儿,两个人又嘻嘻哈哈滚在一起。


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横加干涉,并不是为了去解决问题。干涉评判的底层需求是:“我需要安静,不想她们那么吵。”

但实际上,却剥夺了孩子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磨练机会。她们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有智慧、有情商。

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,情商也是可以培养的。只不过,不需要我们动手而已。


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有高情商,也都意识到情商比智商更影响孩子的未来,可是情商从何而来呢?这个是能培养的吗?

答案是,情商无法培养。这年头谁都不傻,学习来的情商技巧套路,用起来自己累,对方也觉得假。

真实的情商来源两个途径,一是内化与父母的关系模式,简单的说,父母怎么对待孩子,孩子将来就会如何对待别人,和让别人如何对待自己。二是在不被教育不被打扰的自由空间里,孩子可以运用自己的洞察力和天然的智慧,去思考理解自己和他人,学习发展出与人相处的方式。


1

内化与父母的关系模式

Treasure in the heart


我的妹妹11岁,暑假来我这里度过,我对她说,你是自由的,你自己的事情完全由你自己做主,你几点起床几点睡觉,写作业还是看电视,吃什么不吃什么,都由你自己做主,你不需要讨好我,只做你自己就好了。然后给她一些钱,她想买什么零食就买什么。

楼下有家店做新鲜无防腐剂的面包,保质期只有三天。妹妹经常买,有一次买了放冰箱里,结果她忘记吃了。我看见3天前她买的面包原封不动的摆在冰箱里,我有些不满,然后一个念头跳出来,我要去教育妹妹:自己买的面包要记得及时吃,不要浪费。

当我升起教育妹妹的念头时,我停顿了一会,去觉察自己。我觉察到,我内在产生了评判。没有及时吃掉面包的妹妹,被评判为错的。为什么我想要评判她,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被评判长大的。当我想要评判对方的时候,我已经远离了爱,进入了二元对立的分裂中。



有了这个觉察,我重新回到爱中,对妹妹说:这个店的面包是新鲜无防腐剂的,不能久存,最多放三天。三天后的就不要吃了。妹妹愉快的表示知道了。我对她表述了一个事实,而没有丝毫的评判,于是我和她都开心。

妹妹自己的事情,完全由她自己做主,例如是否叠被子。有一天客人要来,我对妹妹说,今天客人要来,可能会参观下每个房间,我需要在客人面前装逼,所以希望你配合一下把房间收拾整洁,妹妹立刻欢天喜地的去干活了。因为我平时尊重她,所以她也愿意配合我。我没有教育她:叠被子收拾房间是正确的,你必须做一个好孩子。我只是诚实地讲出自己的需要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对妹妹是不评判的,有爱的。妹妹把这个关系内化到心中,她就学会了如何用不评判的、充满爱的方式待人处事。

没有人喜欢被教育,没有人喜欢被评判,人际关系中,肯定会有各种事情不如自己所愿。

当不如所愿的事情发生,我们是去评判对方、教育对方,还是讲出事实,讲出自己的感受?这就是情商的分水岭,能够坦诚将事实和感受娓娓道出的人,是人际关系中真正的高手,被尊重而且让人喜欢亲近。


想像一下,如果我和父母长期评判教育妹妹,诸如“浪费是可耻的”,给她各种不如我意的行为贴上错误的标签。等她走进婚姻,老公偶尔浪费了东西花了冤枉钱,妹妹曾经被评判的羞耻感和愤怒,立刻会被激发。她会评判自己的老公,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跟老公争执不休。

这种故事大家可以说耳熟能详,多少婚姻最初的爱恋,就是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争执消磨殆尽。为什么不能彼此宽容以待?因为彼此的童年,都没有被父母宽容以待过,都活在各种对与错的评判中。

而对与错的评判,是最肤浅的看待问题的方式,一旦被贴上对与错的标签,我们便不再能深入看事情背后的真相。


2

自由带来的智慧

Treasure in the heart


遇到朋友,大人总是喜欢教育自己小孩:说阿姨好;阿姨给了东西要说什么?阿姨走了是不是要说阿姨再见?这些被我们称作礼貌教育,其实就是打扰孩子观察和感受人际关系的智慧。

我有一只会说话的葵花鹦鹉酋长,一次来了客人我对酋长说,给客人打个招呼。酋长用很生硬的语气说了干瘪的“你好”两个字。而平时酋长主动跟人打招呼时,那声音是各种情调起伏,还带有肢体动作配合,热情饱满。我立刻明白自己刚才越界了。



如果观察周围的小孩子,会发现那些父母经常教育孩子礼貌用语的,孩子虽然会说,但是显得被动羞涩,只是机械重复父母的话,不会眼神专注饱满的看着对方。而父母完全不要求孩子,尊重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待人接物的,孩子小一点的时候或许不会主动说这些礼貌用语,显得比其他小朋友更谨慎更慢热。这个慢热的过程,就是孩子在仔细感受自己和他人,学习找到让自己和对方都舒服的距离和交往方式。这个学习过程,对孩子未来的情商发展至关重要,只要父母不干涉,会自发完成。

我的好朋友老杨说:我不教育孩子,孩子至少不会被搞坏。他闺女是我见过的最具热情感染力的孩子,每次见面打招呼时那满满的能量扑面而来,让人心生欢喜,这种感觉从来没有在被教育要懂礼貌的孩子身上发生过。


我的一个来访者,她做到了百分百的自由给小孩,不评价孩子不教育孩子。来访者本身心理问题非常严重,经常处在莫名的恐惧中,大部分时候没有能力专心陪伴孩子。妈妈自知给不了爱,就努力给予100分的自由。孩子7岁,有一次被小区里的一个男孩子打了,没有还手。


妈妈问:“闺女你为什么没有还手呢,是不是害怕?”

闺女说:“妈妈,我不还手不是害怕,不要把你的害怕说成是我的。平时你总是害怕冲突,但我并不害怕。我不还手,是因为同情他。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变态很暴力,他几乎每天挨打。他很可怜,不会用其他方式跟我们相处。我理解他,所以没有还手。”


妈妈很惊讶,同时很佩服孩子。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洞察力,能够深入去思考因果理解别人,正是因为妈妈给的自由。


什么是自由呢,简单的说就是大人学会闭嘴。在孩子的各种事情上,升起想要教育孩子的念头时,管住自己,闭嘴。


假设一下如果妈妈经常自以为是的教育孩子:打人的行为是错误的,爱打人的孩子没教养。当自己的孩子被打,孩子就会评判对方:你是错误的,没教养的。一旦贴上了对与错的标签,孩子便不会再深入观察思考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停留在最肤浅的看问题方式:你是错的,我是对的。


如果观察孩子,两个孩子之间打闹,或许过程中有人委屈大哭,但如果大人没有参与的话,通常两个人会自动和解,不久又玩到一块去了,好像刚才的矛盾没有发生一样。往往坏就坏在大人参与进来,评判谁对谁错,两个孩子难以自然和解,友谊的裂痕无法修复。

用对与错看待问题的人,很难受大家欢迎,而且脑子会一直转不过弯来:分明我是对的,你就是错的,这难道有问题?你是对的,没问题,但是没人愿意跟你亲近了。

人际关系中,尤其是亲密关系,评判对错是最愚蠢的。在爱情中,你到底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,还是想要幸福亲密的关系?如果证明了全世界你最正确,也就等于孤家寡人一个了。有智慧的人,能够去思考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,思考因果,全面立体的理解自己和别人。这种智慧只能来自自由,来自父母给予孩子不被打扰的,自由体验世界的空间。

孙瑞雪的蒙特梭利幼儿园,有几个3-4岁的小朋友自发开会一下午。会议得出的结论是:父母无法改变,我们越想改变他们,他们越糟糕。这个结论,是我这辈子走过最大弯路之后,30多岁之后才真正领悟到,让自己得到自由的智慧,而幼儿园孩子们就可以自发领悟到。这就是孩子的智慧,只要给予他们空间,他们能自发领悟出人世间最简单最本质的真相。

若想要孩子高情商,用不评判的、理解的眼睛看孩子。这一点不容易,我们几乎都是被评判被误解长大。如果做不到看见孩子,至少还可以做到:管住自己的嘴巴,停止自以为是的教育,让孩子在自由中生发智慧。




小轻福利通告

10堂课打造优秀作文:适用所有小学生,快速提升写作水平

初中9科复习资料:特别适合初二、初三学生,大考前复习

赶紧识别二维码领取哦,好资料别错过!




· 手机夺命案:杀死孩子的,不是手机,而是父母

· 刘强东捐1千万却无人认领:教育就是拼爹?

· 世界正在偷偷惩罚“不陪孩子的父亲”

· 犯罪心理学家揭露,毁掉一个孩子只需6个字

· 开放三孩?哈哈哈哈哈哈!



文章来源|凯叔讲故事(ID:kaishujianggushi)作者李雪,心理专家。图片来自网络,本文转载意在分享,轻轻家教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。

 点击阅读原文,免费领取10堂作文课吧!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